报考人数比率的计算方法根据应用场景不同有所区分,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一、普通报考比率

报考人数比率怎么计算的

用于衡量报考某个学校或专业的热度,计算公式为:

$$

text{普通报考比率} = left( frac{text{报考人数}}{text{招生计划人数}} right) times 100%

$$

示例:某学校计划招生100人,报考人数为200人,则报考比率为200%。

二、考研相关比例

考研率

衡量考研成功率(含调剂),公式为:

$$

text{考研率} = left( frac{text{录取人数(含调剂)}}{text{总报考人数}} right) times 100%

$$

- 示例:

800人报考,录取12人,则考研率为1.5%。

考研报录比

报考人数比率怎么计算的

反映竞争激烈程度,公式为:

$$

text{报录比} = frac{text{报考人数}}{text{录取人数}}

$$

- 示例:

30人报考,录取10人,则报录比为3:1(300%)。

三、填报志愿比例

指报考人数与招生计划人数的比例,计算公式与普通报考比率相同:

$$

text{填报志愿比例} = left( frac{text{报考人数}}{text{招生计划人数}} right) times 100%

$$

示例:某校计划招生100人,报考200人,则填报志愿比例为200%。

四、其他场景

专业志愿录取率

$$

text{专业志愿录取率} = left( frac{text{录取到该专业人数}}{text{报考该专业总人数}} right) times 100%

$$

示例:报考500人,录取80人,则录取率为16%。

报考人数比率怎么计算的

注意事项

数据口径:

考研率需明确区分“应届毕业生”或“全部考生”;

竞争参考:

普通报考比率和填报志愿比例大于1表示竞争激烈,建议结合历年数据综合判断。

以上公式适用于考研、高考等教育场景,其他领域需根据具体定义调整计算方式。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