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现金流量表需遵循以下步骤,确保数据准确性和分类合理性:
一、报表结构划分
三大类活动 - 经营活动:
日常经营产生的现金流入(如销售商品、支付工资)和流出(如采购成本、税费支出)。
- 投资活动:长期资产购建、处置等(如固定资产、股权投资)的现金流动。
- 筹资活动:资本结构变动(如借款、发行股票、偿还债务)的现金流动。
二、填列方法选择
直接法 (推荐) 通过现金流入和流出的主要类别直接列示,适用于我国企业。例如:
-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 主营业务收入 + 其他业务收入 + 应交税金调整项。
- 支付给职工及支付的各项费用 = 现金流出明细。
间接法
以净利润为起点,调整非现金项目(如折旧、摊销),再调整营运资金变动,计算经营活动现金流。
三、具体填列步骤
基础数据核对
- 从资产负债表获取期初、期末货币资金余额,计算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核对资产负债表的“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科目变动对现金流的影响。
分类填列
- 经营活动: 记录销售、采购、税费等核心项目,使用公式调整(如预收账款转付)。 - 投资活动
- 筹资活动:记录借款、偿还债务、股权融资等资本变动。
公式验证 通过公式“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 经营活动净额 + 投资活动净额 + 筹资活动净额”倒挤验证。
四、注意事项
数据来源:
仅记录实际发生的交易,避免虚构或调整。
审计复核:关注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的期初期末变动,确保与利润表数据一致。
工具辅助:使用财务软件(如Excel)提高效率,但需人工复核关键数据。
通过以上步骤,可系统、准确地完成现金流量表的编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