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底稿表格内容的填写,需根据具体场景(如会计底稿、审计底稿等)遵循相应规范。以下是综合整理的填写指南:

一、会计底稿填写(以合并财务报表为例)

底稿如何填报表格内容

六栏式结构

包含“试算表(调整前)”“账项调整”“调整后试算表”“账项结转”“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六栏,每栏分“借方”和“贷方”。

五栏式结构

省略“调整后试算表”栏,其余栏目与六栏式相同。

四栏式结构

仅含“调整前试算”“账项调整”“损益表”“资产负债表”四栏。

填写步骤:

数据过入:录入母公司及子公司的个别报表数据;

数据加总:计算各项目合计数填入“合计数”栏;

抵销分录:编制分录消除内部交易影响。

二、审计底稿明细表填写

基础信息栏

包含审计项目标题、被审计单位名称、审计日期、底稿编号、审计人员姓名及工号等。

审计内容栏

底稿如何填报表格内容

详细描述审计目的、内容、方法及步骤,如收支执行情况、内控制度评估等。

结论与建议栏

记录审计结论(如是否存在问题)、风险提示及改进建议。

证据与复核栏

注明支持结论的审计证据(如凭证、调查结果)及复核情况。

三、内部审计工作底稿填写

核心要素栏

包含被审计单位名称、审计日期、底稿编号、审计事项等。

问题与整改栏

叙述审计发现的问题、问题金额及被审计人员签字。

关联交易栏

记录关联交易的性质、金额及审批流程。

四、注意事项

格式规范:

使用统一表格模板,确保数据对齐和清晰可读。

底稿如何填报表格内容

内容完整:

所有关键信息需完整记录,避免遗漏。

客观准确:

以原始凭证为依据,避免主观臆断。

定期复核:

由项目负责人审核,确保合规性和准确性。

不同场景的底稿填写需结合具体规范与模板,建议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结构,并确保与审计或财务报告要求一致。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