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志愿是高考录取过程中针对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高校进行的补充录取环节,为未被录取考生提供再次选择机会。以下是具体解析:

定义与流程

什么是集征志愿

- 定义:

在每批次录取结束后,因院校招生计划未完成(如生源不足、考生不服从调剂等),由省级教育考试院公布缺额,组织未被录取且符合分数要求的考生再次填报志愿。 - 流程:分为第一次、第二次(如有)等阶段,每次征集志愿均使用与首次填报相同的志愿结构。

适用对象

- 仅限 未录取考生达到分数要求者参与,已录取考生不可再次填报。

什么是集征志愿

出现原因

- 院校方面:

招生计划不足(如报考人数低于计划)或考生退档导致缺额。 - 考生方面:不服从专业调剂或分数未达院校线。

注意事项

什么是集征志愿

- 需 及时关注省招办公告,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填报,逾期无法参与。 - 通常 无降分政策,但部分省份可能允许低于控制线考生填报(需院校申请)。

意义与数据

- 为考生提供“最后机会”,2023年全国通过征集志愿录取超25万人,占录取总量3.8%。 - 部分省份征集志愿录取人数占比超5%,重要性逐年提升。

总结:

征集志愿是高考录取的“补录机制”,通过合理利用未完成招生计划,既保障考生升学机会,也促进高校招生均衡。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