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搜索结果,公司与毕业生签订合同时需注意以下要点:

一、合同类型选择

公司与毕业生签什么合同

三方协议(就业协议书)

适用于尚未正式入职的毕业生,涉及学校、毕业生、用人单位三方,主要用于明确就业意向、岗位预留、户籍/档案转移等事项。该协议是毕业生获得就业资格的重要凭证,也是学校进行就业管理的重要依据。

劳动合同

适用于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毕业生,需在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签订。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义务的核心法律文件,包含工资、社保、试用期等核心条款。

二、签订时序与效力

三方协议优先于劳动合同:

通常先签订三方协议,待毕业生报到并入职后,三方协议终止,劳动合同生效。

劳动合同的强制性:建立劳动关系后,用人单位必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否则需支付双倍工资。

三、劳动合同必备条款

根据《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应包含以下内容:

基本信息:

用人单位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毕业生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

公司与毕业生签什么合同

核心条款:

- 合同期限:固定期限(1-3年)或无固定期限;

- 试用期:合同期≥3个月可约定,最长不超过6个月(合同期≥3年);

- 薪资待遇:明确数额、支付时间,试用期工资≥正式工资80%;

- 社保与福利:社会保险、公积金等法定保障;

- 劳动保护:工作条件、职业危害防护等。

四、注意事项

三方协议的法律效力:

仅对三方具有约束力,不能替代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的签订时间:

用工即签,最迟需在用工后1个月内;

身份资格:

未取得毕业证的毕业生属于在校生,无法签订劳动合同,只能签订三方协议。

公司与毕业生签什么合同

总结流程建议

未毕业阶段:

与用人单位签订三方协议,明确就业意向和学校相关权益;

入职后:

办理入职手续的同时签订劳动合同,确保劳动关系依法建立。

通过以上规范操作,可有效保障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