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院校资讯 > 报考志愿填报是什么样的
报考志愿填报是高考后的关键环节,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进行精准定位和科学填报。以下是核心要点:
一、填报流程与规则
时间顺序 先公布分数线,再根据分数和位次填报志愿。各省份时间通常在6月底至7月,需提前参考往年数据。
填报方式
采用网上填报,需登录指定系统(如广东省为pg.eeagd.edu.cn)完成志愿信息提交,且信息提交后不可修改。
志愿形式
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普通类设20组志愿,艺体类设10组。每组可含6个专业及是否服从调剂选项,需严格按《合订本》要求填报。
二、核心定位原则
分数定位
参考目标院校近3-5年录取分数线,划定“冲、稳、保”三档院校范围(冲刺10-20分、稳妥匹配、保底20-30分)。
院校与专业选择
- 院校: 综合实力、地理位置、校园环境等因素,平衡“双一流”院校与省属重点高校。 - 专业
三、注意事项
志愿设置
合理梯度填报,确保每个批次志愿栏填满,防止“上线落选”。建议提前了解专业调剂规则,避免因不服从调剂影响录取。
审核要求
仔细阅读考生须知、招生章程,确认院校及专业报考条件(如身体素质、单科成绩等),避免因信息误差导致志愿无效。
特殊群体政策
建档立卡家庭考生、校荐生、自荐生等有专项批次,需达到相应资格线(如90分、120分),且每个批次最多填报70个志愿。
四、录取机制
采用“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一次投档”原则。按考生分数从高到低检索志愿,匹配院校计划后一次性投档,档案投出即止,退档后不可参与后续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