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就业资讯 > 毕业生应该了解什么法律
毕业生在求职和就业过程中应重点了解以下法律知识,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一、劳动合同相关
劳动合同签订 用人单位需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未及时签订的需支付双倍工资。合同应包含必备条款(如工作内容、报酬、社保等),试用期包含在合同期限内。
试用期规定
试用期最长不超过6个月,具体根据合同期限确定:
- 3-12个月合同:1个月试用期
- 1-3年合同:2个月试用期
- 3年以上合同:6个月试用期。
劳动合同解除
用人单位需提前三十日书面通知或支付代通知金解除合同,违法解除需赔偿损失。
二、社保与福利
社保缴纳
用人单位需自用工之日起30日内办理社保登记并缴费,社保属于强制义务,不可放弃。
福利待遇
试用期工资不得低于岗位最低档工资或合同约定的80%,且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三、劳动权益保护
工资与工时
需按时足额发放工资,实行计件或计时工资制需明确计算方式。
休息休假
遵守法定的工时制度(如每日8小时、每周40小时),享有年假、病假等权益。
劳动保护
用人单位需提供符合安全卫生标准的工作环境及必要的防护措施。
四、其他重要法律
《民法典》
调整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涉及合同、侵权责任等与劳动相关的民事权益。
《劳动合同法》
明确劳动合同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等全流程法律规范。
《妇女权益保障法》
禁止以性别为由歧视女性,特殊工种需符合国家规定。
五、维权途径
协商解决: 与用人单位直接沟通协商。 法律咨询
诉讼手段: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建议毕业生入职前仔细阅读劳动合同条款,保留证据(如工资条、社保缴纳记录等),遇到问题及时咨询专业律师或劳动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