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就业资讯 > 毕业生应该签订什么合同
毕业生签订合同需根据就业阶段选择,主要分为三方协议和劳动合同两类:
一、三方协议(就业意向阶段)
适用场景 毕业前与用人单位、学校签订,用于明确就业意向、解决户籍/档案/社保等问题。
法律效力
属于意向性协议,受《劳动法》调整,但与企业正式签订劳动合同后自动失效。
核心条款
- 违约金:通常不超过1个月工资;
- 解约条件:明确违约流程和赔偿标准。
二、劳动合同(正式入职后)
签订时间
入职1个月内必须签订书面合同,否则企业需支付双倍工资。
必备内容
- 用人单位信息、劳动者信息、合同期限、工作内容、薪资结构、社保缴纳等;
- 试用期约定(最长不超过6个月,工资≥正式工资80%)。
合同类型
- 固定期限: 1-3年为主,适合应届生; - 无固定期限
三、注意事项
避免混淆:三方协议不替代劳动合同,入职后必须签订后者;
书面形式:所有协议均需书面签订,口头约定无效。
通过以上规范,可有效保障毕业生就业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