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就业资讯 > 大学毕业怎么上最后一课
关于大学毕业典礼的“最后一课”,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结合传统与创新,打造既有温度又有深度的毕业体验:
一、内容设计:情感共鸣与价值传递
励志寄语 通过引用经典语录(如“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或校领导、名人的寄语(如陈坚“用创新实现梦想”),传递对未来发展的期许,强调责任与担当。 *示例*:江南大学陈坚校长以“创新”为核心寄语,矿大葛世荣校长则鼓励“不因青春无为而后悔”。
青春回忆
安排学生代表回顾四年大学生活的亮点,如奋斗瞬间、师生情谊等,通过照片、视频等形式唤起共同记忆。 *示例*:南京农业大学女生亲吻校长脸颊的传统仪式,成为毕业生热议的亮点。
未来展望
结合时代主题(如“双碳”目标、抗疫精神),引导学生思考社会责任与个人使命,激发担当意识。
二、形式创新:仪式感与互动体验
特色仪式
- 互动环节:毕业生现场分享成长故事、导师点评或开展即兴演讲比赛。
- 跨界融合:邀请行业专家、艺术家等参与,拓展视野。
技术加持 利用虚拟现实(VR)重现校园场景、动画展示职业发展路径,增强体验的沉浸感。
三、教育延伸:责任担当与持续成长
政策解读
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如就业政策、创业扶持),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帮助学生明确方向。
生涯规划
提供一对一职业指导、就业推荐会,建立“职业发展季”长效机制。
精神传承
通过校史教育、抗疫典型分享,强化“红色基因”和“强心剂”作用。
注意事项: 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