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报考指南 > 填志愿失误了叫什么行为
填志愿失误在教育领域通常被称为 无效志愿,具体指因填写错误导致的志愿无效情况。根据搜索结果,填志愿失误的常见类型及原因如下:
一、无效志愿的常见类型
漏填或错填信息 如漏填批次、院校、专业,或用往年资料中的院校代号填报当前年份志愿。
志愿匹配失败
包括滑档(分数超过省控线却进入更低批次)和退档(因分数、专业调剂等原因未被录取)。
对专业或招生规则理解错误
例如误将“XX专业”写成“XX学科”,或对大类招生、专项计划等政策理解偏差。
二、填志愿失误的心理因素
幸存者偏差
受“小红压线进北大”等个别案例影响,盲目追求热门专业而忽略自身匹配度。
从众效应
无脑追逐计算机、金融等热门专业,未结合自身兴趣和职业规划。
沉没成本谬误
因长时间研究某学校而坚持填报,忽视了其他更合适的选择。
三、应对建议
仔细核对:
填报前多次校对志愿信息,避免因粗心导致错误。
了解规则:
熟悉本省招生政策、院校录取规则及专业调剂机制。
避免极端心理:
理性看待热门专业,结合自身分数、兴趣和职业规划综合决策。
及时咨询:
若志愿无效,及时联系招生办公室或学校咨询补录机会。
四、特别说明
填错志愿不属于违法行为,无需报警处理。但可通过正规渠道申请复核或咨询,部分情况下可调整录取结果(如征集志愿、降分录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