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导师是保研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填志愿是联系导师的前提。以下是具体说明:

一、填志愿与联系导师的先后顺序

联系导师后还需填志愿嘛

必须先填志愿

根据搜索结果,导师志愿需在系统填报志愿时完成,且部分导师仅录取已提前填报的考生。未填导师志愿将无法进行后续联系。

联系导师在填志愿之后

建议在初试成绩公布、拟录取名单公示后开始联系导师,通常在复试前完成。此时考生已具备初步竞争力,且导师可结合考生情况给予专业建议。

二、联系导师的最佳时间与方式

时间安排

- 初试后至拟录取前:

通过电子邮件联系导师,发送自荐信、简历及成绩单。

- 正式选导师阶段:部分院校要求在填导师选择表时同步提交导师志愿。

联系方式

联系导师后还需填志愿嘛

导师信息通常在目标院校官网的“导师介绍”或“招生信息”板块获取,需提前查询并准确填写。

三、注意事项

导师志愿的灵活性

若未提前填报导师志愿,部分院校会在复试期间通过调剂或指导考生联系其他导师。

避免过早联系

过早联系可能影响志愿填报策略,建议在确认拟录取后统一联系导师。

多渠道确认

填写导师志愿时建议使用“备用信息”栏,避免因系统限制影响后续操作。

总结流程示例

填报志愿:

完成目标院校及专业的志愿填报。

联系导师后还需填志愿嘛

初步联系:

初试成绩公布后,通过邮件向意向导师发送自荐材料。

正式确认:

根据拟录取结果,完成导师选择表并提交。

后续沟通:

收到录取通知后,与导师确认入学细节。

通过以上步骤,既能确保志愿填报的规范性,又能有效推进与导师的对接。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