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志愿填报中的“服从院校”(即院校服从志愿),其含义和作用如下:

一、基本定义

填志愿服从院校是什么

考生在填报志愿时,若在“是否服从其他专业”栏选择“服从”,则表示 无条件接受录取院校该批次、该类别的所有专业。例如,考生填报了“XX大学XX专业”,若不服从调剂,则只能被该校该专业录取;若选择服从,则即使未被该专业录取,也可在本批次其他专业中调剂。

二、与专业服从的区别

专业服从:

指考生同意在未被录取时,被调剂到本校其他专业;

院校服从:

指考生同意在未被录取时,被调剂到本批次其他院校。

三、填报规则与影响

平行志愿体系下的影响

在平行志愿录取规则下,考生每个批次仅有一次投档机会。若不服从调剂,一旦未被志愿院校录取,将退档至下一批次投档。

增加录取机会

选择服从院校可提高被录取概率,尤其当考生分数接近志愿院校分数线时,调剂机会可能带来“冲一冲”的效果。

限制与风险

- 服从院校可能限制考生选择心仪专业,需接受调剂;

填志愿服从院校是什么

- 若调剂到不满意的专业,可能影响后续升学规划。

四、是否需要服从?

建议根据情况选择:

若考生对目标院校有明确偏好且专业匹配度较高,可尝试不服从调剂以增加专业选择权;

若希望提高录取成功率或对院校要求较宽松,可考虑服从院校以增加调剂机会。

查看本省政策

部分省份(如江苏)已取消服从调剂,考生需谨慎阅读本省《招生计划手册》中的填报说明。

五、示例说明

考生A填报“XX大学XX专业”,不服从调剂:

若成绩未达该校分数线,将退档至下一批次;

若被其他院校录取,则无法进入XX大学学习。

填志愿服从院校是什么

考生B填报“XX大学XX专业”,服从调剂:

若未被该校录取,可能被本批次其他院校调剂至其他专业;

若被调剂至非心仪专业,需接受录取结果。

综上,服从院校志愿需权衡录取机会与专业选择,建议结合自身情况谨慎决定。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