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志愿填报时所需的考号,综合搜索结果信息如下:
一、考号定义与作用
唯一身份标识 考号是考试机构为考生统一编排的14位数字代码,用于标识考生身份,确保每位考生在考试、成绩查询、志愿填报等环节的唯一性。
组成结构
- 前6位: 由考籍号(12位)的后2位+2位年度代码组成(例如2024年为"14"); - 中间2位
- 后2位:中学代码后两位。
二、与准考证号的关系
考生号与准考证号存在对应关系,但两者并非同一概念:
准考证号:包含考生号及考场座位编号,仅限考试期间使用;
考生号:纯数字编码,用于长期身份识别。
三、使用场景
志愿填报
填报志愿时需在系统输入14位考生号以确认身份;
成绩查询与录取
通过考生号查询成绩、填报志愿、录取通知书等;
特殊考试环节
参加艺术、体育加试或特殊类型招生时,考生号同样适用。
四、注意事项
若考生未办理身份证,可能使用12位考籍号或考试机构临时分配的考号;
考号与身份证号存在对应关系,但考生号本身不包含身份证信息。
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前,通过官方渠道(如省级教育考试院网站)核对考生号,避免因信息错误影响志愿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