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校荐生志愿填报,综合不同地区的政策要求及填报建议如下:

一、填报前准备

校荐生怎么填志愿

资格确认

需满足学校规定的综合素质评价等级要求(如B级及以上),并确认本校推荐生名额。

信息收集

通过学校官网或招生平台获取招生计划、校荐生资格线、专业设置及录取规则等信息。

二、填报流程与规则

填报时间与平台

通常与普通高中志愿同步进行,时间为5月25日-5月29日,需登录省级招生信息平台(如“上海招考热线”或本省教育考试院网站)。

志愿填报方式

- 平行志愿模式:

可填报多所高校(如70个“专业+院校”组合),需选择是否服从调剂。

- 志愿顺序建议:将意向学校填入第一志愿,增加录取机会。

志愿组合要求

- 部分省份(如山东)允许跨批次填报(如校荐生、建档立卡家庭考生可同时填报校荐生志愿)。

- 其他地区可能限制在同一批次填报,需提前确认。

校荐生怎么填志愿

三、录取原则

综合评价

依据招生计划、推荐生名额及综合素质评价的五项等级(德、智、体、美、劳)择优录取。

- 当五项等级完全相同时,顺次比较学习能力与学业水平、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实验操作与社会实践等四方面分数。

分数优先级

- 同分考生按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及综合素质评价综合认定结果排序。

- 部分省份(如山东)对中心城区考生有额外分数线要求(如不低于最低控制线下30分)。

四、注意事项

信息核对

填报前务必确认志愿信息准确性,修改需在截止前完成。

咨询与备选

建议咨询老师或学长学姐,参考往年录取数据,选择竞争较小的院校或专业作为备选。

材料准备

录取时需提供身份证、成绩单、综合素质评价材料等。

校荐生怎么填志愿

五、特殊情况处理

未达分数线:

若未被第一志愿录取,可及时填报征求志愿(部分省份6月3日开放)。

信息泄露风险:志愿信息需本人填报,避免他人代填导致后果。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提高校荐生志愿填报的准确性和成功率。建议考生结合自身情况,制定梯度志愿策略,并及时关注政策动态调整。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