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志愿录取遵循“分数优先、志愿顺序、梯度锁定”原则,具体规则如下:
一、录取核心原则
分数优先 同一批次考生按中考总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分数越高越先被录取。例如,甲520分、乙519分,甲先被录取。
志愿顺序
- 同梯度志愿(如同一批次、同一学校)按填报顺序依次检索,第一志愿录满即止,后续志愿不再考虑。
- 高梯度志愿(不同批次或不同学校)优先于低梯度志愿,即高梯度考生的所有志愿优先于低梯度考生的同校志愿。
梯度锁定
一旦考生被某志愿学校录取,后续志愿不再检索。例如,A考生700分、B考生710分,若A省实志愿已满,B即使分数更高也无法被录取。
二、特殊录取规则
同分考生处理
- 未享受加分待遇的现役军人子女、消防救援人员子女等特殊群体优先录取。
- 同分考生按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其他四科文化课成绩之和从高到低排序,若仍相同则随机号决定。
志愿数量限制
主城区考生最多填报38个志愿(含中本一体、分配生、自主招生等),需合理分配梯度。
三、填报建议
“阶梯形”填报: 从第一志愿到最后一个志愿按成绩递减顺序排列,确保每个志愿有足够冲刺空间。 关注招生计划
总结:中考录取以分数为基准,志愿顺序和梯度锁定是关键。考生需结合自身成绩、特殊政策及招生计划科学填报,确保分数最大化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