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就业资讯 > 选什么专业最不好就业
根据权威数据及最新就业趋势,以下专业就业难度较大,需谨慎选择:
一、法学类
就业困境:毕业生数量远超法律岗位需求,2023年全国法学毕业生超60万,但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的仅约10万。基层律所助理月薪不足5000元,编制岗位竞争激烈。
核心问题:专业泛滥导致人才过剩,需依赖资源或能力进入知名律所,普通毕业生就业压力大。
二、汉语言文学类
就业困境:课程宽泛导致专业方向模糊,就业去向集中于教培、文职等,薪资水平低于同期毕业生平均水平。竞争激烈,需通过考编或转行提升竞争力。
核心问题:专业适配性差,缺乏细分领域优势,易陷入“万金油”困境。
三、历史学类
就业困境:对口岗位少(不足30%),主要面向博物馆、文保单位,编制岗位稀缺,薪资增长缓慢。行业需求萎缩与人口出生率下降加剧了就业压力。
核心问题:理论与实践脱节,缺乏行业认可度高的职业路径。
四、生物工程类
就业困境:生物医药产业链不成熟,就业去向多为深造或基层岗位(如环境监测),薪资与付出不匹配。转行比例超60%,发展空间狭窄。
核心问题:技术更新快,对实践能力要求高,但企业用人标准严。
五、人力资源类
就业困境:企业HR岗位有限,供给远大于需求,毕业生需通过转行或积累经验提升竞争力。工作流动性大,薪资与业绩挂钩。
核心问题:专业技能与实际岗位需求存在差距,易被企业淘汰。
六、小语种类
就业困境:人工智能翻译技术降低人工需求,就业依赖语言能力与专业技能结合。需辅修其他专业或深造提升竞争力。
核心问题:技术替代风险高,缺乏细分领域优势。
建议
避开专业:优先选择就业市场明确、行业需求稳定的专业,如能源工程、计算机科学等。
提升竞争力:通过实习、考证(如法律职业资格、外语能力)或跨学科学习增强就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