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权威信息,高考志愿必须由考生本人亲自填报,他人不得代替。以下是具体建议:
一、核心原则:自主填报
明确责任:
志愿填报是考生的人生大事,必须由本人完成,任何代填行为均可能影响录取结果。
信息保密:
妥善保管登录密码、身份证号等个人信息,避免泄露给他人。
二、防范措施
技术保障 - 更改默认密码,设置复杂且定期更换的密码;
- 使用安全网络环境,避免公共场合登录志愿系统;
- 定期备份志愿信息,防止数据丢失。
信息管理
- 填报时仅使用本人或父母联系方式,避免同学、朋友信息被滥用;
- 严格核对志愿信息与户口本、成绩单等材料的一致性。
三、应对他人干预
沟通协商: 若亲友提出建议,可理性分析可行性,结合自身兴趣、职业规划综合判断,用排除法筛选建议; 若他人坚持代填,可委婉说明政策规定(如“志愿必须本人填报”),并保留沟通记录作为证据。 四、特殊情况处理明确拒绝:
若发现志愿被他人恶意篡改,可:
联系招生部门:
向当地教育考试院或学校招生办申诉,提供证据申请更正;
法律途径:
若涉及诈骗或侵权,可咨询律师通过法律手段维权。
总结:通过技术、信息管理和有效沟通,既能保障自主填报权,又能妥善应对他人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