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考志愿的填报数量,需根据考试类型和地区政策综合判断,具体规则如下:

一、志愿设置模式

填志愿时有多少个志愿

院校专业组模式

多数省份(如北京、天津、内蒙古等)采用“院校专业组”为志愿单位,每个志愿包含1个院校+若干专业+是否服从调剂选项。 - 普通类:

设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如北京30个、天津50个);

- 艺体类:设1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如山东96个)。

传统平行志愿模式

部分省份(如山东、吉林)仍采用传统平行志愿,每批次最多填报4-6个院校志愿,每个院校志愿含6个专业。

二、志愿数量限制

填志愿时有多少个志愿

普通类考生:

最多可填报2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如北京30个、天津50个);

艺体类考生:最多可填报10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如山东96个);

特殊类型志愿:如北京中招(考后知分填报)最多28个志愿,其中贯通项目8个、统一招生12个。

三、注意事项

批次差异:

本科提前批、本科普通批、专科提前批等各批次志愿需分别填报,且部分批次(如北京本科普通批)仅设置30个志愿;

专业调剂:

是否服从专业调剂会影响录取结果,建议结合自身分数和兴趣综合选择;

地区政策:

不同省份规则差异较大,建议考生查询本省《招生计划手册》或教育考试院官网。

填志愿时有多少个志愿

四、填报建议

1. 参考本省《招生计划手册》了解具体志愿设置;

2. 结合往年录取数据、位次及个人分数定位院校;

3. 注意专业冷热差异,避免集中在少数热门专业。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