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院校资讯 > 什么叫高等师范院校本科
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是指以培养中小学教师为核心目标的高等教育机构中的本科层次教育。其性质和特点可概括如下:
一、基本定义
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教育是高等师范学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培养具备学科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的中等学校教师。根据培养目标,其学历层次属于本科,但属于师范类本科,与普通本科在学科方向和培养重点上存在差异。
二、培养目标
知识体系 :以学科专业为核心,同时强化教育学、心理学、教学法等师范类基础课程,确保学生掌握扎实的学科知识与教育理论。能力培养:
注重教学实践能力,通过实习、教学设计等环节培养学生的课堂管理、课程开发及学生互动能力。
职业导向:
明确以中小学教育为服务方向,满足中等教育阶段教师岗位需求。
三、学制与课程结构
学制形式:
通常为4年本科教育,但存在“3+4”分段培养模式,前3年按中等职业学校学籍管理,后1年转入本科阶段学习。
课程设置
- 公共基础课:
包括教育学、心理学、伦理学、英语等师范类必修课程。
- 学科专业课:根据教学方向分为国文、英语、历史地理、数学物理等6个学科门类,含通习科目(如教育学、心理学)和分习科目(如国文学、物理化学)。
- 实践教学:占比通常不低于30%,包括教育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环节。
四、学历与学位
完成全部学业并考核合格后,学生可获得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但需注意,高中教师需达到本科毕业水平,初中教师一般要求专科毕业水平。
五、发展前景
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毕业生在教育系统内具有明确的发展路径,通常通过教师招聘进入中小学校任教。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部分院校还与高校合作开展研究生培养,支持教师专业发展。
综上,高等师范院校本科是专门为中小学教育培养专业人才的本科层次教育,强调学科知识与教育能力的综合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