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 报考指南 > 固废生产清单怎么填报
关于工业固体废物生产清单的填报,需遵循以下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填报基础信息
代码与名称
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分类目录》,为每类废物选择对应代码和名称。例如尾矿需依据主要矿种命名(如铁尾矿、铜尾矿等)。
类别划分
固体废物分为Ⅰ类(危险废物)和Ⅱ类(一般工业固体废物),需根据主要成分和危险特性进行分类。
产生环节与物理性状
明确废物产生的生产设施编码、物理状态(固态/半固态/液态等)及主要成分。
污染特性
根据废物特性(如毒性、腐蚀性、易燃性等)进行标注。
二、特殊注意事项
危险废物专项填报
- 纳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废物需直接选择平台内置名称、类别和特性,无需手动输入代码。
- 通过鉴别认定的危险废物需在“其他信息”中手动填报名称、代码及特性。
信息完整性要求
- 需完整填报产生和接收的全部工业固体废物信息,包括外单位接收的废物需在“工业固体废物基础信息表”中补充。
- 企业内部管理名称应与危险废物代码、特性等信息区分填写。
数据来源依据
填报数据需结合环评文件、危险废物管理计划等官方文件,并确保产废系数/年产生量与实际生产规模一致。
三、示例填报格式(部分字段)
| 序号 | 代码 | 名称 | 类别 | 产生环节 | 物理性状 | 主要成分 | 污染特性 | 产废系数/年产生量 |
|------|------|------------|------------|----------------|----------|----------------|----------------|------------------|
| 1| 2001 | 铁尾矿 | Ⅱ类 | 选矿环节 | 固态 | 硫酸钙 | 毒性 | 1000吨 |
四、审核与维护
填报完成后需提交审核,确保数据与实际生产情况一致。
定期更新废物产生量、类别及处置方案,保持信息动态性。
建议企业优先使用环保部门提供的填报平台,确保数据规范性。若涉及危险废物,务必通过专业机构鉴别认定并规范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