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填志愿时所需考生号的具体说明如下:

一、考生号的定义与作用

高考填志愿考生号是什么

考生号是考试组织机构为考生统一编排或指定的唯一标识符,用于考生参加高考及后续环节(如填报志愿、录取查询等)的身份识别。每位考生在高考中对应唯一考生号,且在不同考试场景中保持一致。

二、考生号的组成结构

年份代码:

前两位数字表示考试年份(如2025年为“25”);

考区代码:

中间3-8位为考生所在考区的代码(如北京为“11”);

考试类型代码:

第9位数字表示考试类型(如“3”代表普通高考,“6”代表艺术类);

科类代码:

部分代码段表示考生报考的科类(如文理、艺体等);

顺序号:

最后1-2位为考生在考区、科类中的顺序编号。

高考填志愿考生号是什么

注意:考生号并非准考证号,准考证上会包含考生照片、考生号等完整信息。

三、考生号与准考证号的关系

考生号是考生报名后由系统生成的14位数字代码,而准考证号是包含考生照片、考生号等信息的纸质凭证;

部分考生可能同时拥有10位考生号(未包含考区代码)和14位完整考生号,后者在高校查询时使用。

四、使用注意事项

1. 填报志愿时必须确保考生号与身份证号、考区代码等信息完全一致;

2. 若考生号填写错误,可能导致志愿填报失败或录取信息错误;

3. 考生号属于敏感信息,请勿向非官方渠道透露。

高考填志愿考生号是什么

五、特殊情况说明

艺术类、体育类考生可能涉及额外代码,具体以当年省级招生专业目录为准;

若考生号不完整(如10位),需联系省级教育考试院补全。

以上信息综合了全国统一规则及部分地区最新政策,考生需以本省《招生计划手册》或教育考试院官方说明为准。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