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考试 > 建筑知识 > 怎样写造价师目标责任书
造价师目标责任书的核心是明确岗位职责、考核指标及目标实现路径,需结合行业规范和企业需求进行系统规划。以下是具体撰写要点:
一、核心结构
目标设定 - 职能管理目标:
明确成本控制、合同管理、索赔处理等核心职责,如实现项目成本指标、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 职业水准目标:规定专业能力要求,如独立完成工程量计算、预算编制及变更索赔管理。 - 提供服务目标:强调服务业主、协调内外部关系等,如协助政府项目沟通、处理合同争议。
岗位职责 - 项目全周期管理:
包括施工计划编制、计量管理、成本核算、工程量复核等。 - 合同与索赔管理:负责合同文件解读、索赔资料收集及结算工作,确保合规性。 - 协作与沟通:参与跨部门协调,如与地方政府、分包商的对接。
考核指标 - 成本控制:
设定成本偏差率(如≤5%)、结算准确率等量化指标。 - 工作时效:明确计量报表提交周期、变更索赔处理时限等。 - 质量标准:要求工程量计算偏差小于20%、预算结算偏差小于30%。
二、撰写要点
语言规范:使用专业术语,避免模糊表述,确保可操作性。- 重点突出:根据岗位特性调整指标权重,如施工企业更强调成本控制,咨询公司可能侧重方案优化。- 动态调整:设置定期评估机制,根据项目进展和行业变化调整目标。
三、注意事项
合规性:需符合国家及行业相关法规,如《工程造价师职业资格制度》要求。- 可衡量性:所有指标需可量化评估,避免主观判断。- 关联性:目标应与部门战略和企业整体发展目标相契合。
通过以上结构,可系统梳理造价师的核心职责,明确工作方向与考核标准,形成具有指导意义的岗位责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