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考试 > 一级建造师 > 一建封闭空气间层是什么
封闭空气间层是一种建筑围护结构中的保温隔热构造形式,主要应用于墙体、屋顶、门窗和地面等部位,通过空气层的隔热性能提升建筑整体能效。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定义与作用
定义 封闭空气间层指在两个垂直表面之间形成的有限空间,其内部充满空气或其他气体,形成隔热的屏障。
主要作用
- 保温隔热: 通过减少热量传递,降低建筑能耗; - 防潮防霉
- 声学降噪:吸收和阻隔噪音传播。
二、结构特性
厚度范围 通常为5~300mm,具体厚度根据保温需求调整。
传热机制
包含导热、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但导热作用较弱,主要依赖对流和辐射。
三、影响因素
材料与构造
- 空气层两侧内表面辐射换热是主要热阻来源;
- 贴上铝箔可显著增加热阻,因铝箔反射辐射热量。
环境条件
温度、湿度和风速等环境因素会影响对流换热效率。
四、典型应用
建筑外墙: 如保温空腔、特朗伯墙体(Trombe Wall); 减少地面热量散失及屋顶保温需求; 提高气密性,增强保温效果。屋顶与地面:
门窗周边:
五、设计要点
气密性:需防止空气渗透,避免形成“热桥”;
结构稳定性:空气间层厚度与结构承重需平衡。
通过合理设计空气间层厚度和构造形式,可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同时,有效降低建筑能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