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招生或选拔人才的称呼,需结合不同场景和制度进行区分:
一、科举制度下的官方招生
科举考试层级名称 - 乡试:
县级考试,录取者称为“举人”
- 会试:省级考试,录取者称为“贡士”
- 殿试:中央考试,录取者称为“进士”
特殊考试类型 - 恩科:
皇帝亲自主持的考试,用于选拔特殊人才,如开疆拓土后的安抚人才
二、其他教育机构的招生
私塾与家族教育
- 私塾是民间教育机构,由族长、绅士或富户创办,属于非官方性质的教育形式
- 族学: 由家族祠堂设立,教授族人子弟 - 家塾
- 门学:科举落第者自办,招收乡童
蒙学与经学 - 蒙学:
基础教育阶段,注重识字、书写等基本技能
- 经学:针对有一定文化基础的青年,教授经典文献和应试文体
三、其他场景的“招生”表述
招兵买马:原指军事征召,后比喻招聘人才,但属于军事领域
员与生员:古代教育机构中,“员”指入学名额,“生员”指被录取的学生,类似现代“招生指标”
总结
若特指科举制度下的官方招生,则主要通过“举人”“贡士”“进士”等层级实现;若涉及民间教育,则需根据办学主体和性质区分“族学”“家塾”“门学”等不同形式。